
2025年11月,美国政坛上演了一场罕见戏码:民主党前国务卿希拉里和共和党前国务卿蓬佩奥站在同一战线涵星配资,共同警告美国正在悄然放弃全球领导地位。希拉里在哥伦比亚大学演讲时提出,五角大楼内部正在讨论将世界划分为三大势力范围:美国固守西半球,俄罗斯主导东欧,而中国则掌控东亚。

这一“三分天下”的构想并非空穴来风。就在希拉里发表演讲的同时,美军“福特号”航母战斗群正在驶向加勒比海,使得该地区美军兵力增至1.5万人,创下30年来最高纪录。而在欧洲方向,美国却宣布从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匈牙利和保加利亚撤出约3500名士兵的轮换步兵旅。希拉里直言这种划分势力范围的模式是一场“灾难”,会削弱美国应对“主要问题”的能力——她明确指向中国。

曾经在班加西事件和“邮件门”问题上激烈交锋的蓬佩奥,此次却表示几乎完全同意希拉里的看法。他强调美国绝不能将领导权拱手相让,希望“美国价值观”在未来250年里继续主导世界。两位前国务卿的罕见联手,反映了美国传统政治精英对特朗普政府“战略收缩”政策的深度焦虑。
涵星配资
这场争论背后,是美国全球战略正在发生的根本性转变。2025年5月,五角大楼发布的新版《国防战略》草案明确将保卫美国本土及西半球安全列为首要任务,这一优先级甚至超过了对中俄的战略竞争。2025财年,美国国防总预算为8860亿美元,其中本土防御相关预算从1920亿美元上涨至2280亿美元,增幅高达18.7%。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用于印太战略的专项经费从890亿美元降至760亿美元,降幅达14.6%。

美军在加勒比海的部署不仅包括兵力增加,还包括8艘军舰、1艘核潜艇以及10架部署在波多黎各的F-35B隐身战机,甚至出动了AC-130J幽灵骑士武装直升机。官方解释这些部署是为了“打击贩毒集团”,但美国媒体普遍认为,其真实目标指向与中国加强合作的委内瑞拉等反美政权。与此同时,在东欧的美军装甲营和120辆斯特瑞克装甲车正在悄然撤离。

特朗普政府推行战略收缩的背后,是美国国力的现实制约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俄乌冲突持续发酵,美国不愿被可能外溢的后果拖入其中,削减在欧洲的军事存在成为必然选择。与此同时,中国实力的快速增长使得美国难以继续在亚太地区维持以往的霸权态势。五角大楼内部的兵棋推演显示,如果在东亚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美军不仅可能丢失地区主导权涵星配资,还可能导致航母战斗群受损、全球供应链断裂等连锁反应,其损失将远超收益。

在这种情况下,“西半球优先”成为特朗普政府的一种“止损策略”——守住美洲后院,至少还能保住美元霸权和能源主导权。民调显示,62%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减少海外驻军,优先解决国内通胀问题”。这一数据反映了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内顾倾向,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提供了民意基础。

美国的战略调整已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连锁反应。在拉美地区,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于11月11日宣布暂停与美国的情报合作。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更是连夜启动“独立200计划”军演,导弹发射车沿加勒比海沿岸展开,全国民兵组织紧急动员,以回应美军的威慑。欧洲盟友的反应同样强烈。美军撤离东欧后,乌克兰前线的弹药补给立即出现缺口。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紧急飞往巴黎求援,法国总统马克龙随后表示“考虑派遣军事顾问”。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欧盟会议上公开质问:“美国撤了,让我们填坑?”
在亚太地区,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持续以两位数增长,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覆盖的经济规模已超越美国曾推动的TPP。这一经济现实为地区格局变化提供了另一个注脚。
希拉里和蓬佩奥的激烈反对,反映了美国传统政治精英对霸权衰落的深度焦虑。希拉里在担任国务卿期间曾力推“亚太再平衡”战略,试图通过TPP和军事部署围堵中国。蓬佩奥在任时鼓吹“对华强硬”,但除了加征关税制造贸易摩擦外,未能有效阻止中国影响力的上升。如今两人均已脱离执政岗位,不再需要直面财政赤字和士兵生命的压力。他们的批评带着明显的霸权思维惯性,却与当前美国面临的现实挑战有所脱节。
五角大楼对希拉里的言论反应激烈。新闻秘书金斯利·威尔逊在接受福克斯新闻网采访时直言希拉里是“骗子”和“全球主义傀儡”,称其言论损害了美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信誉。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同时承诺,尽管重点转向西半球,但美国仍将“坚定捍卫”在印太地区的利益。
希拉里关于“划分势力范围”的表述,折射出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自然演变。在东欧,俄罗斯正在恢复其传统影响力;在东亚,中国的存在感不断增强。这种变化不是通过正式协议达成,而是国际力量对比变化的客观结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明确表示:“亚太是合作发展的高地,不是地缘博弈的棋局。”中国一贯主张区域合作、互不干涉,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行径和势力范围划分。俄罗斯官方也拒绝承认任何形式的势力范围划分,坚持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经济早已相互依存,中国的稀土支撑着美国芯片制造,美国农产品依赖中国市场,俄罗斯能源保障着欧洲供暖。这种相互关联性使任何形式的“势力范围划分”都变得不切实际。从奥巴马政府的“重返亚洲”到特朗普政府的“西半球优先”,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反映了其国力与战略野心之间的差距正在扩大。这种调整不是主动选择涵星配资,而是面对现实制约的无奈之举。美国传统政治精英与现任政府之间的这场争论,展现了美国在面对多极化世界时的战略困惑。
广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